
媽媽已經在網路上survey了幾個星期的安全圍欄了,
越來越具行動力的Gimgim,已經不是放在地上就能讓人安心離開一下下的小頑童了,
爸爸的音響也日益受到她轉轉轉的威脅(雖然他說沒關係,哼,根本是想趁機換新的!),
媽媽連走開關個瓦斯都很怕她突然突襲某塊踏腳布,
所以之前想說,是不是該買個幾塊的圍欄能短暫地把她圍住,
好讓媽媽能上個厠所或是小小整理家務,
因為聽朋友說,遊戲床是沒有用的,一放進去就哭,
所以媽媽以為,或許高度較低的圍欄比較可行。
正要下標之前,樓上的鄰居好心主動說要借我們他們家的門欄,
是那種只擋在門框的,不是能圍成一個形狀的,
而且這個門欄是全透明的網狀,是鄰居之前住美國時在用的,
發現Gimgim會四腳爬行後,媽媽就跟人家借了這個門欄來試試,
想說用這個門欄圍在她房門口,她房間能自由玩耍爬行的面積,還比圍欄能圍的六角形或長方形大,
應該是比圍欄理想吧?
結果,這幾天,一切都有了答案,
媽媽很高興沒下標那圍欄,也沒再另外找什麼替代的東西,
因為,會爬行的小小孩,在某方面雖然和小狗很像,但終究是高等智慧的動物,是不會乖乖受拘束的。
本來在房裏玩得很高興的Gimgim,在媽媽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放上門欄,開始去忙時,
立刻查覺到媽媽不在了,往房門口前進,
準備去廚房方向或客廳方向找媽媽,
結果一到了門口碰到了網狀障礙物,立刻生氣地大哭起來,
等媽媽走回來看她時,已經氣得快抓著網子站起來了!
沒辦法,決定還是把安全門欄收起來,
用開放式的空間讓她爬個夠,
這幾天實行下來,
很神奇地發現,其實,是真的不需要安全圍欄的,
因為媽媽大概已經掌握了Gimgim的動向,
她可以大概專心玩一個東西(比如百貨公司的廣告,電話,搖控器,或是她不能吃的糖罐子),玩到忘記媽媽在哪裏約三分鐘,
趁這個三分鐘,媽媽上個小號或是去別的房間拿一下東西是沒問題的,
三分鐘後,她會往媽媽的方向移動,
只要媽媽再出現在視線內,
她就可以乖乖地爬去摸摸東摸摸西,或是坐在原地研究別的玩具,
當摸到不能摸的或不能吃的東西時,
媽媽會在後面小斥責地叫她說不行,
她回頭看看媽媽,媽媽再次搖頭告訴她,
她就稍微抗議地唉唉叫一下或小哭調啊啊啊,
然後短時間內(十分鐘)就會放過那東西一馬。
今天媽媽跟保母問了這個問題,
保母也說,是不需要用這種東西的,
Gimgim在她們家也是爬到東跟到西的(兩個大哥哥還跟在她後面,形成三隻蟲的有趣畫面),
她說,這個時間的小小孩,弄髒是他們的權利,到處開發是他們的義務,
就是要讓他們到處跟到處去,他們才有安全感,而且才會學得快,
碰到不能吃的或不能去的,才有機會教他們,跟他們說這個不行,
如果把他們圍起來,就失去了教他們什麼是不行什麼是可以的機會,
媽媽回家後想想也覺得自己之前不知道在想什麼,
好家在什麼都沒多買,
Gimgim的行動和認知能力,也在精進當中......。
哦,忘了說,
總有一些時候,是大人必須忙一段時間不能陪在她旁邊的,
比如說作晚餐時,尤其是媽媽一個人要煮她的晚餐時,
或是媽媽要晾衣服的時候,
這時候,餐搖椅還是個神兵器(至少目前還是),
Gimgim就坐在餐搖椅裏(而且因為有桌子的關係,被卡得蠻牢的),
在廚房看著爸媽的背影作菜,無聊啊啊啊叫,或是拿著廚房的玩具(例如比較安全的橡皮刀)玩,
餐搖椅目前還能關她個十到十五分鐘左右,
大概算很不錯的啦!
11 comments:
這張照片不知道是不是喬伊蘇說的那張,
這是偶然被魚大夫拍到的,
我也非常喜歡這張,
Gimgim不算是坐在懶骨頭裏,其實她是跪在裏面手抓著揹巾,
所以魚大夫說,
這張像桃太郎,
我想了半天,
桃太郎應該不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吧?
這時老魚又說了,好吧,那算孫悟空好了!
對,
就是這張,
很有感覺的一張!!
放大加框吧!
保母的觀點很棒喔。
弄髒是他們的權利,到處開發是他們的義務
這句話真的真好!
照片裡的懶骨頭我家好像也有一個耶!!
是在無印良品買的,要6千多元哩...:O
我很喜歡妳和Joyce的褓母常常提及的觀念和作法,真希望我也能快點找到有這樣想法的褓母給小予,唉...找褓母真不易啊...
真的很可愛說
感覺很像仰望這媽媽
good pix..good post
我也覺得用安全圍欄很「不人道」,小孩被關監牢似的。
也正想找安全圍欄。看來是不必啦!
很棒的相片。很美的一剎那。
嘿~我們作法都一樣
小撲被我放上餐搖椅可以混比較久
拖到廚房去時也比較安全
看著你家小蟳
原本以為我家小撲要很久後才會有妳們的程度
沒想到最近發展的超突飛猛進的
下次她們兩個碰面
大概會攪和在一起四處打滾吧^^
那個圍欄在美國
通常都是放在樓梯口的
怕小孩滾下樓去
Post a Comment